作品導覽

   微壯遊 Micro Grand Tour-悠遊於繪畫脈絡之中。

 「壯遊」(Grand Tour),指的是滿懷壯志的遊歷,它是一種來自文藝復興後的活動文化,基本囊括的特質有三種:「長」時間的旅途、「高」挑戰度的行程、「深」度跟人文社會交流。

    特指透過縝密規畫,以高度意志貫徹執行的遊歷行為。壯遊者返回時攜帶書籍和繪畫、雕塑等藝術品,在客廳、庭院、圖書館甚至專門興建的美術館進行展示。

 「微 」(micro)在此指簡化的、性質相似、某部份未達原本力度的,透過與導遊(師者)一同在教室內跨過時間、空間,遊歷在七個類別:古典技法寫實主義印象派表現主義抽象主義畫刀技法以及超現實主義,身歷其中,在繪畫脈絡裡進行一次又一次精彩又壯闊的旅程,即是我們的「微壯遊 Micro Grand Tour」。,

古典技法

直接畫法與間接畫法之效果對照:
直接畫法 ALLA PRIMA

翁翊軒 Alex Weng
25.5×17.5cm 2F
油彩
2024
*82
兩件畫作運用同一題材不同技法進行對照,分別使用罩染法(Glazing)與直接畫法(Alla Prima)。
十七世紀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直接畫法(Alla Prima)是一次性畫法,在未乾的顏料層繼續堆疊,所以亦稱作濕中濕(Wet into Wet),暗面顏料需薄且較透明,亮面顏料需厚且較不透明,原則由暗部畫到亮部,一筆之中要兼顧明暗、色彩、顏料厚薄與透明度,是近代學習繪畫時最先也最普遍的技法。
直接畫法與間接畫法之效果對照:
間接畫法 GLAZING
25.5×17.5cm 2F
油彩
2024
兩件畫作運用同一題材不同技法進行對照,分別使用罩染法(Glazing)與直接畫法(Alla Prima)。
罩染法(Glazing)透過補色的層層罩染製造出「光學灰」,以暈塗法(Sfumato)讓蘋果、影子和桌面三者的邊際朦朧,製造柔和耐看的層次。
此技法將明暗與色彩、顏料厚薄與透明度分開來處理,是和直接畫法最大的不同。

Glazing Demonstration

翁翊軒 Alex Weng
45.5×33cm 8P
油彩
2024
*82


先有雞還先有蛋?

桔靜 Enjoying peaceful
施麗君 Grace Shih
53x41cm 10P
油彩
2022
*45
吉利靜安

平靜 Enjoying calm
施麗君 Grace Shih
38x45.5cm 8F
油彩
2024
*80


筆筆層層、瓶蘋安安、寧靜致遠


享靜 Peace after enjoyment
施麗君 Grace Shih
65x53cm 15F
油彩
2024
*78


享受微醺逸靜

平安富足 Enjoying peace and prosperity
施麗君 Grace Shih
65x53cm 15F
油彩
2024
*78


平安取捨、心富即足

櫻桃 Cherry

謝淑靖 Emma Hsieh

45.5x38cm 8F
油彩

2024

它蘊含著愛情 

幸福和甜蜜

有著珍惜的意思

利用古典技法 

藉由透明 和

不透明色層之間多次重疊 

讓畫面表現更加精緻與豐富

藍瓶 vessel of life
謝淑靖 Emma Hsieh
45.5x38cm 8F
油彩 2022
*8


古典靜物的表現 畫中豐富色彩的推疊讓藍瓶顯得優雅動人 寧靜祥和~

印象派

印象•艷陽

翁翊軒 Alex Weng
45.5×38cm 8F
油彩
2024
*42


1905年莫內(Claude Monet)在訪問中提到自己所使用的6種顏色,包含:鉛白(flake white)、鎘黃(cadmium yellow)、朱紅(vermilion)、深茜草紅(deep madder)、 鈷藍(cobalt blue)、祖母綠(emerald green),僅此而已。
莫內使用了相當有限的顏色,摒棄了棕色和大地色,到1886年,黑色也消失了 (1883年移居吉維尼),為了讓光的暖色更接近當下觀察的色彩變化,堅持現調不使用現成棕色系,並且不使用黑色來僵化描繪顏色層次細膩豐富影子。
根據詹姆斯·赫德 (James Heard) 在他的《像莫內一樣的繪畫 Paint Like Monet》一書中,對莫內畫作的分析,表明莫內使用了這九種顏色:
•鉛白/Lead white(現代替換品 = 鈦白 titanium white)
•鉻黃/Chrome yellow(現代替換品 = 亮鎘黃 Cadmium yellow light)
•鎘黃 Cadmium yellow
•鉻綠 Viridian
•祖母綠 Emerald green
•法國群青 French ultramarine
•鈷藍 Cobalt blue
•茜草紅 Madder red(現代替換品 = 茜素深紅 alizarin crimson)
•朱紅 Vermilion
•象牙黑 Ivory black(若要重現1886年之前莫內的作法)
本系列依循莫內創作時的色彩及他在畫布上作畫前的處理,打底是淺色的,如白色、非常淺的灰色或非常淺的黃色, 並且是不透明的。企圖從莫內的材料使用思維中揣摩印象派核心理念,理解與對話。

印象•浮動

翁翊軒 Alex Weng
45.5×38cm 8F
油彩
2024
*42


因聚散而成形,因成形而聚散。

花影小曲

翁翊軒 Alex Weng
41×27cm 6P
油彩
2024
*32


無聲的音樂。

Silhouette

翁翊軒 Alex Weng
38.5x27cm 6P
水彩
2023

騷動、飄忽不定的輪廓。

春光映象Spring reflection
施麗君 Grace Shih
53x41cm 10P
油彩
2023
*48


荷塘風光 The scenery of the lotus pond
施麗君 Grace Shih
53x41cm 10P
油彩
2023
*48

花園靚亮 The garden is bright
施麗君 Grace Shih
53x41cm 10P
油彩
2023
*48

夏之逸境 Summer Path

謝淑靖 Emma Hsieh

53x41cm 10P

油彩

2022





三寶 Three Babies

謝淑靖 Emma Hsieh

60.5x50cm 12F

油彩

2024

將夜 Approaching Night

琴文 Vivien Huang

72.5x53cm 20P

油彩

2022

*100

      這幅畫給人寧靜沉思的感覺,採用的是非常有限的色彩範圍,這種風格通常稱為單色調或近似單色調。畫面主要由灰色、黑色和白色組成,有一點淡黃色的亮點。畫作的構圖分為兩個主要部分:上方是天空和遠處的地平線,而下方是顯得較暗的水面或陸地。
      在這幅畫中,輪廓並不分明,給人以朦朧和神秘的印象。可以看到天空中有一抹較亮的色彩,預示著日落的時刻。這個亮點在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提供了焦點和對比,增加了畫面的深度。
      畫面中央似乎有一座橋的輪廓,橋上和兩旁有樹木和建築物的模糊輪廓。這種模糊的描繪手法使觀者可以自由想像,也許是一個寂靜的早晨,或者是黃昏後城市的寧靜景象。
      整體而言,這幅畫透露出一種靜謐和孤獨的氛圍,讓人不禁沉思。它的美在於簡約而含蓄的表現方式,以及能夠激發觀者情感和想像力的能力。

將夜之二 Approaching NightII

黃琴文 Vivien Huang

72.5x53cm 20P

油彩

2022

*100

      這幅畫呈現了一個黃昏時分的場景,整個畫面籠罩在柔和的灰色和橙色調中,給人一種靜謐而略帶神秘的感覺。天空中的橙色光線似乎是來自剛剛落下的太陽,這種光線與下方的灰色調形成了微妙的對比,增添了畫面的層次感。
       畫面的中景和遠景都被霧氣籠罩,隱約可以看到河流、橋梁和建築物的輪廓,這些元素讓人聯想到一個即將沉睡的城市。水面的反射和模糊的筆觸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朦朧的氛圍,使整幅畫看起來充滿了詩意和遐想。
        這幅畫的意境深遠,透過柔和的色彩和簡約的構圖,成功地表現出一天中的過渡時刻,讓觀者能夠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與自然的美麗。畫中的景物似乎在訴說著一段寧靜的故事,令人心情平靜,陷入沉思。

煙渚 Smoky Islet

黃琴文 Vivien Huang

72.5x60.5cm 20F

油彩

2024

*100

這幅畫以淡紫色和粉紅色為主要色調,營造出一種柔和而安靜的氛圍。畫面中,天空佔據了大部分空間,展現出黎明或黃昏時分的景象。色彩從深紫色到粉紅色的漸變非常自然,仿佛天空正處於日出或日落的過渡階段。

下方的地面部分以深色調呈現,隱約可以看到一些低矮的輪廓,可能是遠處的山丘或建築物。這些暗色的輪廓與上方柔和的天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進一步強化了畫面的層次感。地平線處隱約可見一些亮點,可能是遠處村莊的燈光,這些微弱的光芒為畫面增添了一絲生氣,也讓整幅畫顯得更加溫馨和人性化。

這幅畫整體給人一種靜謐、遙遠且略帶夢幻的感覺。色彩的運用非常細膩,筆觸也十分柔和,仿佛是對一個寧靜時刻的詩意表達。畫面中的空曠感和迷霧般的處理方式讓觀者可以自由聯想,無論是回憶過去的某個時刻,還是沉浸在當下的寧靜中。這幅畫傳達出一種平和與安靜,讓人感受到一種內心的平靜與舒適。」

日暮 Sunset

黃琴文 Vivien Huang

100x65cm 40M

油彩

2023

*200

作者 黃琴文 Vivien Huang

這幅畫以柔和的色彩和簡約的構圖,呈現了一個日出或日落的場景。畫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天際線上的色彩過渡,從下方的深灰色逐漸過渡到橙色、粉紅色,再到上方的淡藍色和灰色,這種漸變的色彩帶來了一種寧靜而柔和的感覺。

地平線下方的深色區域似乎代表著遠處的山丘或地面,它們與天空之間的色彩漸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增強了畫面的層次感。這種色彩的運用使得整個畫面充滿了詩意,給人一種過渡時刻的寧靜感。

畫中的景物並不具體,而是通過色彩和光線的變化來傳達情感。這種抽象的處理方式讓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並引發對瞬間轉瞬即逝的思考。整體而言,這幅畫以其簡約而深邃的表現手法,成功地捕捉到了一種靜謐、遙遠且富有內涵的意境,讓觀者能夠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自然的和諧。

落日 Setting Sun

黃琴文 Vivien Huang

72.5x50cm 20M

油彩

2022

*100

這幅畫表現了一個靜謐的夜晚場景,畫面中以暗灰色和黑色為主色調,營造出一種深沉的氛圍。遠處的光源,可能是月亮或是霧中的燈光,成為畫面的焦點,並在水面上形成了微弱的反射,給整個場景增添了一絲神秘感。

畫中的景物非常模糊,幾乎看不清楚具體的形狀,這種處理手法強化了畫面中的朦朧感,使觀者更注重於畫作所營造的情感氛圍而非具體的景物細節。左側隱約可見的一角可能是山坡或建築的輪廓,暗示了場景的邊界,但並未強調。

這幅畫的意境深遠,充滿了沉思的氛圍,給人一種孤寂和寧靜的感覺。畫中的光線處理十分微妙,既不耀眼又不過於黯淡,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了夜晚的靜謐與神秘,讓觀者感受到一種內在的平和與深邃的思考。

Snow

劉曉玟 Liu, Hsiao-Wen

60 x46cm
油彩
2023

*60


初雪降臨,大地覆蓋上一層純白的毯子,仿佛為世界帶來了新的開始。雪掩蓋了一切瑕疵,讓每一個角落都顯得潔白無瑕,彷彿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



表現主義 

小夜曲,關於月亮、夜晚、花朵
106x53cm (10S兩件)

翁翊軒 Alex Weng
複合媒材
2016
*100


詩的跳躍性。

Rain of light

翁翊軒 Alex Weng
80x80cm 25S
複合媒材
2015
*125

母親插了一束花,放在了木製矮櫃上,既溫暖又清爽的綿綿細雨輕柔的撫摸著它,像是一切都會得到寬恕。

白色跳舞蘭

翁翊軒 Alex Weng
65x65cm 15S
複合媒材
2016
*75

自畫像,格格不入、合而不融,透過明度規劃成既割裂又黏膩的場域。

白日的花田、窸窣的月夜

翁翊軒 Alex Weng
91x72.5cm 30F
油彩
2024
*150

若能在黑夜中觀看到白天鮮明的花朵,並且沒有任何其他人那該有多好。

追夢 Pursur the dream
施麗君Grace Shih
45.5x53cm 10F
油彩
2023
*48

4度空間 4-degree space
施麗君Grace Shih
53x45.5cm 10F
油彩
2023
*48

無懼  Fearless

謝淑靖 Emma Hsieh

45.5x38cm 8F
複合媒材

2024
*8

海鷗性格勇敢 矯健 樂觀 堅強 

可以吞食比自己大上許多倍的動物 

這也正是

強悍

無懼的表現


夢境 Unicorn

謝淑靖 Emma Hsieh

65x53cm 15F

壓克力

2023

金綵光影 Flower and shadow

謝淑靖 Emma Hsieh

60.5x50cm 12F
壓克力

2023

盛開的花讓人心曠神怡

生活若有悲傷

自然也會走到花朵綻放那天

好好預備等候 直到花開

月色 Moonlight

黃琴文 Vivien Huang

91x60.5cm 30M

油彩

2023

*150

     這幅畫作呈現出一種柔和且略帶神秘的氣氛。畫面上半部以粉紅色調為主,筆觸顯得柔和而有節奏,形成了一種流動的背景,象徵著天空或某種抽象的空間。在這片粉紅色的天空中,有一個小小的白色的月,也是雲彩的一部分,它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

      畫面下半部則由深色的黑灰色塊構成,這些色塊堆疊出山丘或樹林的形狀,與上半部分的粉紅天空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些黑灰色的形狀粗獷而有質感,顯示出畫家在描繪自然元素時的大膽和自由。在這些深色的形狀上,還可以看到一些略帶粉色的筆觸,這可能是光影的投射,或是色彩的反射,為這一部分增添了一絲溫暖和層次。

      這種使用鮮明對比的色彩和大膽筆觸的手法,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同時也引發了對於自然景觀的想像。

      整體而言,這幅畫透出一種寧靜而沉思的美。這幅作品既可以是對自然風景的抽象表達,也可以是對情感狀態的隱喻性描述。

千里煙波 Vast Waves of Mist

黃琴文 Vivien Huang

100x65cm 40M

油彩

202 3

*200

      這幅畫的色調非常柔和,幾乎整個畫面都以灰色調為主,展現了一種迷霧籠罩的場景。畫中的物體邊緣模糊,似乎是樹木、建築物或山脈的輪廓。天空中有一個淡淡的圓形物體,可能代表太陽或月亮,給畫面增加了一絲光源,但光線非常微弱。
      畫中的景物和水面的反射相互融合,營造出一種模糊而幽靜的氛圍,像是黎明或傍晚時分的景象。整幅畫透出一種孤寂與靜謐,似乎在傳達一種沉思或悲傷的情感。
      這幅畫的筆觸和色彩運用非常節制,給觀者留下了許多想像的空間,可以讓人聯想到一個寧靜的湖泊,或者是一個被霧氣籠罩的城市景象。這種模糊的處理方式讓人感覺像是在夢境中或是記憶中朦朧的回憶。

殘月 Waning Moon

黃琴文 Vivien Huang

91x65cm 30P

油彩

2023

*150

      這幅畫的主題是夜晚的景色,畫面以深藍色為主色調,營造出寧靜而神秘的夜晚氛圍。天空中掛著一輪彎月,月亮的形狀像是一個微笑,為整幅畫添加了一絲溫柔和寧靜。
      畫的左下角部分呈現了模糊的樹木剪影,這些樹木的輪廓柔和,與深藍色的背景融為一體,顯得格外和諧。樹木和月亮之間的空間非常開闊,讓人感受到夜晚的廣袤和寂靜。
      整體而言,這幅畫以簡潔的構圖和柔和的色彩,成功捕捉到夜晚的靜謐之美。畫中的月亮雖然是唯一的光源,但卻並不耀眼,反而與周圍的暗色調形成了和諧的對比。這幅畫讓人感覺舒適,彷彿置身於一個寧靜的夜晚,只有微風輕拂,月光照耀在大地之上。

迷霧 The Mist

黃琴文 Vivien Huang

72.5x50cm 20M

油彩

2024

*100

      這幅畫以深灰色和黑色為主,展示了一個陰暗而富有戲劇性的場景。畫面中的雲層厚重,佈滿了整個天空,並且運用了明顯的旋轉筆觸,使得雲層看起來既有動感又充滿了張力。這種旋轉的筆觸營造出了一種強烈的運動感和動蕩不安的氣氛,讓人感覺到威脅和壓迫感。
      畫面下方的暗色形狀可能代表著一個某種建築物的輪廓,這個輪廓在雲層的包圍下顯得極為孤獨和渺小。這種強烈的對比進一步強化了畫面中那種壓迫和緊張的氛圍。
      整體而言,這幅畫以其強烈的色彩對比和動感的筆觸,成功地傳達出了一種不安和壓迫的情緒。雲層的細膩處理和下方物體的深色對比,使觀者感受到一種巨大的自然力量正在逼近,畫面充滿了張力和戲劇性。

Sisters Cliff

劉曉玟 Liu, Hsiao-Wen
53 x46cm
油彩
2023
*60

懸崖邊,是一個不可回避的抉擇點。往前一步可能是深淵,往後一步則意味著放棄。人生中有許多這樣的時刻,我們必須決定是冒險跨越,還是選擇安全

石頭 Stone

劉曉玟 Liu, Hsiao-Wen

50x61cm

油彩

2024

*60

石頭,經歷歲月的洗禮,默默地見證了時間的變遷。它們表面粗糙、沉默寡言,但內在卻蘊含著無窮的力量和歷史。每一塊石頭,都承載著地球的過去,記錄著地質變遷和自然的奇蹟。石頭的存在提醒我們,儘管表面看似無言,它們依然擁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和意義。它們是自然界的基石,也是我們反思自身歷史和未來的鏡子。

Adventure

劉曉玟 Liu, Hsiao-Wen
50 x61cm
油彩
2024
*60

未知的召喚:
冒險總是從一個未知的召喚開始。它可能是一個神秘的地圖、一個傳說中的寶藏,或是心中的某個未解之謎。這種召喚激發了主人公的好奇心,讓他們踏上充滿危險但也充滿希望的旅程



情比石堅 Forever Love

劉曉玟 Liu, Hsiao-Wen

46x53cm

油彩

2024

*60

在茫茫人海中,有一種情感,如同磐石一般堅硬,經得起時間與風霜的考驗。它象徵著一種堅不可摧的愛與忠誠,不論世事如何變遷,始終如一。


這種情感的力量源於對彼此的深厚信任和無條件的支持。它無需華麗的言辭或繁瑣的承諾,因為它早已在每一個關懷、每一個瞬間中體現。當困難襲來時,它如堅實的岩石,能夠支撐彼此,成為心靈的依靠。

抽象主義 

音樂性:夜后詠嘆調

翁翊軒 Alex Weng
38x45.5cm 8F
複合媒材
2022
*41


嘗試揣摩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的創作核心「音樂性」,以莫扎特歌劇《魔笛》中的經典名曲《夜后的詠歎調》為發想參照,試圖從音樂中的快慢、輕重緩急、激昂與冷漠透過點線面轉化成視覺上的旋律,也與藝評家提及繪畫是一門神經學的觀點相呼應。

影像框架內的II

翁翊軒 Alex Weng
38x45.5cm 8F
複合媒材
2023
*41


運用影像方形邊際形成的框架,從裁切後的結構、造型與色彩獲得靈感。

聚煉 Concentration
施麗君Grace Shih
38x45.5cm 8F
複合媒材
2023
*38

增上 Up and up
施麗君Grace Shih
38x45.5cm 8F
複合媒材
2023
*38

展翅 Spread your wings
施麗君Grace Shih
38x45.5cm 8F
複合媒材
2023
*41

喜怒哀樂 Joy, anger and sorrow
施麗君Grace Shih
38x45.5cm 8F
複合媒材
2023
*36


春夏秋冬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施麗君Grace Shih
38x45.5cm 8F
複合媒材
2023
*36


 超越視野Beyond the vision

施麗君Grace Shih
38x45.5cm 8F
複合媒材
2023
*28

神遊 Around the thinking
施麗君Grace Shih
38x45.5cm 8F
複合媒材
2023 

 *28

亮光 Catch the light

謝淑靖 Emma Hsieh

100x80cm 40F
壓克力

2024

*40

在靈魂的暗夜裡 

我們渴望光 

讓這光使我們更有智慧

使我們重燃希望的亮光!

渦漩 Swirl

謝淑靖 Emma Hsieh

53.5x38cm 8F
壓克力

2024
*8

相信美好的事會發生

成為彼此造就生命的渦漩

一起向上提升 有如神助

而不是向下的旋渦 是無助


氤氳 Misty

黃琴文 Vivien Huang

45.5x27cm 8M

壓克力

2023

*40

這幅畫也是一幅抽象作品,畫面運用了黑色、棕色和紅色等深沉色調,整體感覺較為沉重。畫布上顏料的分佈看起來隨性而自由,似乎是通過快速的筆觸和刮擦來完成的,這種手法讓畫面充滿了能量和動感。

在這幅畫中,顏色的使用表現出一種混沌的狀態。深色調的堆積和交融,營造出了一種不安和焦慮的氛圍。紅色和棕色的出現為畫面增添了一些暖意,但這些色彩並沒有減弱畫面中黑色和灰色所帶來的沉重感,反而加強了畫面中的張力和情感深度。

畫中的筆觸顯示出畫家強烈的情感表達,這種情感可能是憤怒、焦慮或是某種深刻的內心掙扎。作品的抽象性質讓觀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感和經歷進行自由的詮釋,這正是抽象藝術的魅力所在。

整體而言,這幅畫傳遞出一種強烈的情感力量,讓觀者感受到一種複雜而深沉的內心世界。這種充滿動感的表現手法和深沉的色彩運用,使得這幅作品在視覺上具有強烈的衝擊力。/

變奏曲 Variations

黃琴文 Vivien Huang

45.5x27cm 8M

壓克力

203

*40

這幅畫是一幅抽象作品,運用了大量的黑色、灰色和黃色的顏料,並以厚重的筆觸和多層次的顏料堆疊來創造視覺上的質感。顏料似乎是隨意塗抹和刮除的,這種技法讓畫面充滿了隨機性和動感。畫中的顏色彼此交融,又在某些地方形成強烈的對比,這讓畫作顯得十分生動和有力量。


黑色和灰色的塊狀與黃色的對比形成了畫面的主調,黃色的使用帶來了一種活力,而黑色和灰色則賦予了畫面沉穩和深沉的感覺。畫面的構成看似隨意,卻隱隱有著某種內在的秩序,這種秩序感可能來自於顏色的平衡和筆觸的方向。


這幅畫的抽象表現方式讓人無法輕易辨認具體的形象,但卻能夠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情感或氛圍。它可能在表達一種複雜的情感,或者是在探索色彩和形狀的互動關係。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和經歷,對這幅畫進行不同的詮釋。這樣的作品往往能夠激發觀者的想像力,讓人深陷其中,感受其中的情感張力和視覺衝擊。丿

冬日與風 Winter and Wind

黃琴文 Vivien Huang

45.5x 38cm 8F

壓克力

202

*40

這幅畫是一幅色彩鮮明的抽象作品,使用了紅色、黃色、黑色和白色作為主要的色調。畫中的顏料被厚重地塗抹在畫布上,特別是在紅色和黃色區域,這些鮮明的色塊給人一種力量感,與黑色和灰色的筆觸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在這幅作品中,紅色和黃色的顏料以相對隨意的方式塗抹,表現出一種自由和不拘一格的創作方式。黑色的筆觸穿插在畫布上,仿佛在分隔不同的色塊,同時也在畫面中創造了一種動態感。灰色和白色則作為背景,與其他顏色形成層次感。

這幅畫通過色彩的對比和隨意的筆觸,傳遞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不同顏色之間的碰撞帶來了情感的張力,讓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力量、激情和某種內在的衝動。這樣的抽象表現方式讓人聯想到現代生活中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同時也給人留下了豐富的解讀空間。

總的來說,這幅畫展示了一種色彩與形式之間的對話,通過鮮明的色彩運用和動感的筆觸,成功地表達了一種富有能量的情感狀態。觀者可以在這幅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共鳴,並從中感受到創作者的熱情與力量。

寂日 Silent Day

黃琴文 Vivien Huang

45.5x 38cm 8F

複合媒材

2023

*40

這幅畫是一幅具有強烈質感和結構感的抽象作品。它通過使用不同材質的層疊來創造豐富的視覺效果,這種技法賦予畫面一種立體感和深度。畫面中運用了黑色、灰色和一些自然色調的色塊,這些色塊以相互交疊的方式排列,形成了一種拼貼效果。

黑色的顏料以厚重的筆觸塗抹在不同的材質上,這些筆觸顯得隨性而充滿力量,與背景的灰色和淺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畫面中的材質包括了粗糙的布料、紙張以及可能是其他材料,這些材質的變化為作品增添了觸覺上的興趣點,讓觀者不僅能夠視覺感受到畫作的深度,還能想像到它的觸感。

這幅畫通過材質和顏色的結合,成功地表達了一種抽象的視覺語言。它的結構感和層次感讓觀者能夠感受到畫面中隱含的秩序與混亂之間的微妙平衡。這樣的作品讓人聯想到工業風格或是城市中的建築拼接,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表現主義色彩。

總的來說,這幅畫以其多層次的質感和強烈的視覺對比,創造出了一個具有深度和張力的抽象空間。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力量、動感以及內在的複雜性,這也是這類作品的魅力所在。

三東病房Ward Three East

黃琴文 Vivien Huang

45.5x27cm 8M

壓克力

2023

*40

這幅畫是一幅抽象作品,主要使用了黑色、白色和一些灰藍色的色調。畫面中的筆觸和質感非常明顯,尤其是白色區域的顏料厚度和紋理,給整幅畫作帶來了豐富的視覺觸感。

黑色的筆觸在畫面中呈現出一個十字形的圖案,這個形狀在畫作中顯得非常突出,吸引了觀者的目光。這種簡單但強烈的形狀與背景的柔和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白色和灰藍色的背景則以較為隨意和輕柔的方式塗抹,帶有一些模糊和流動感,這讓黑色的十字形圖案更加突出。

這幅畫的抽象性質讓人可以自由地解讀其中的意圖。黑色十字形的圖案可能象徵著某種結構、框架或交叉點,而背景的柔和色調則可能代表著一種氛圍或情感的背景。整幅畫給人一種沉思的感覺,仿佛在探討某種內在的結構或意義。

總體來說,這幅畫通過簡約的色彩運用和有力的形狀對比,成功地創造了一個具有強烈視覺和情感衝擊力的畫面。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來解讀這幅畫,從而發現其中隱含的意義或情感。

Space

劉曉玟 Liu, Hsiao-Wen
46 x53cm
壓克力 咖啡渣

2023
 *60

在抽象藝術中,空間可以是完全非具象的,不依賴於現實世界的物理規律。這種空間提供了無限的自由,讓藝術家探索顏色、形狀、紋理的組合,表達情感、觀念或純粹的美感

走入 Into

劉曉玟 Liu, Hsiao-Wen

92x113cm

禝合媒材

2024

*200

「走入」這個詞帶有一種深入和融入的意味。


當你開始深入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是一種自我反省的過程,你會面對自己的恐懼、夢想和困惑。通過這樣的探索,你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找到真正的內在平衡和幸福。


「走入」這一過程不僅是物理上的進入,也可以是情感、心靈或精神上的探索。無論是自然、情感還是故事,每一次「走入」都是一次深刻的經歷,讓你在新的環境中發現自我、理解世界。


混亂中的邪惡 Evil in Chaos

劉曉玟 Liu, Hsiao-Wen

42x60cm 

複合媒材

2022

*100

在一片無法言喻的混亂中,邪惡潛伏於每一個角落,吞噬著理性與秩序。這不是一種冷靜且計算過的惡意,而是無序的、原始的破壞力,無處不在,且無法預測。像瘋狂的風暴,邪惡不受控制地扭曲現實,摧毀道德的邊界。它並非出於目的,而是純粹的渴望毀滅,似乎連自己也無法理解自身的存在意義。

在這樣的世界中,生存本身成了一種折磨。可最終,邪惡的力量卻將這些希望吞沒,留下的只有無盡的黑暗與無法挽回的破碎。


美麗的錯誤 Beautiful Mistake

劉曉玟 Liu, Hsiao-Wen

54x65cm

壓克力

2022

*100

在每一次不經意間的偏離中,隱藏著一種無法預測的美麗。這種美麗並非來自精確的計劃或精心的設計,而是源自那些在過程中出現的小小錯誤。這些錯誤就像是畫布上的一抹不期而至的色彩,本是意外,卻成為了整體中不可或缺的亮點。完美並不一定是無瑕的。相反,真正的美往往在那些不完美的地方展現。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我們常常對自己的錯誤感到懊悔,但正是這些錯誤,使我們變得更加獨特和人性化。那一次錯過的機會,也許打開了另一扇意想不到的門;那一句說錯的話,或許促成了一段真摯的對話。

完美不在於無錯,每一次錯誤都是一次探索,是我們走向未知的指引。

Night & Day

劉曉玟 Liu, Hsiao-Wen

107x65cm
壓克力 油彩
2024
*60

白天是人生的光輝歲月,我們在光明中前行,迎接未知的挑戰。
黑夜是內心的探索,我們在黑暗中尋找自我,靜靜傾聽內心的聲音。

畫刀技法 

見山還是山,見顏料牆還是顏料牆

翁翊軒 Alex Weng
25.5×17.5cm 2F
油彩
2024
*11
與現代繪畫之父塞尚(Paul Cezanne)所提出的觀點「顏料牆」致敬,從顏料的厚塗堆疊製造出畫家筆下認為的「真實」的山。

豔陽映照 The reflection of sun
施麗君Grace Shih
38x45.5cm 8F
油彩
2023
*38

波光粼粼 The waves are shining
施麗君Grace Shih
45.5x38cm 8F
油彩
2023
*38

荷合Lotus
施麗君Grace Shih
25.5x17.5cm 2F
油彩
2023
*20


春之彩 Color of spring

謝淑靖 Emma Hsieh

25.5x17.5cm 2F

油彩

2022

雲舞 cloud carnival

謝淑靖 Emma Hsieh

25.5x17.5cm 2F

油彩

2023

*2

競技場 Arena

謝淑靖 Emma Hsieh

45x45cm 8S
壓克力

2024

*8


羅馬競技場位於羅馬市中心 

是古代角鬥士的競技場所

此畫完全利用畫刀來表現

肌理的特性 以及厚實且張力的效果

沈默的巨人 Silent Giant

劉曉玟 Liu, Hsiao-Wen

60x43cm

油彩

2024

*100

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力量,一種無聲的威嚴。仔細凝視時,便能感受到那種深沉而厚重的力量。這是經年累月沉澱下來的智慧與堅韌,是面對風雨侵蝕依然屹立不倒的毅力。

生活中,有些人看似平凡無奇,卻在關鍵時刻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堅韌和決心。他們不會炫耀自己的成就,也不會在意他人的目光,而是專注於自己的使命,靜靜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他們的沈默並非無知,而是因為他們知道,真正的力量不需要聲張,真正的智慧不需要喧囂。

力量並不總是喧囂的,最深刻的影響往往來自於那些無言的力量。當我們學會傾聽這些沈默中的聲音,便能領悟到真正的深度和廣度。

寫實主義 

白墨染

翁翊軒 Alex Weng
56x34.5cm 12M
水彩
2021
*50


或許是墨被染白了。

車窗外

翁翊軒 Alex Weng
39x27cm 6P
水彩
2021


雨下的正是時候。

蒼茫之中

翁翊軒 Alex Weng
41x31cm 6F
水彩
2021
*27


唯你獨顯。

晚霞的珍珠項鍊

翁翊軒 Alex Weng
38.5x27cm 6P
水彩
2023


僅此時此刻才能望見,卻任誰也拿不走。

雙棲

翁翊軒 Alex Weng
40×25cm 6M
水彩
2023
*24


缺一不可。

悠遊自在 Leisurely and free
施麗君Grace Shih
121x50cm (60.5x50cm 12F x 2幅)
油彩
2023
*138


風華屹立 The beauty is unwavering
施麗君Grace Shih
38x45.5cm 8F
油彩
2024
*38

向日無限 Infinite to the sun
施麗君Grace Shih
38x45.5cm 8F
油彩
2024
*38

托斯卡尼 Tuscany

謝淑靖 Emma Hsieh

65*53cm15F

油彩

2023

*15

綵花 Bloom

謝淑靖 Emma Hsieh

41x53cm 10P

油彩

2022

格林德瓦 Grindelwald

謝淑靖 Emma Hsieh

72.5x60.5cm 20F

油彩

2024

*20

超寫實主義 

杏花村

翁翊軒 Alex Weng
116.5x72.5cm
複合媒材
2016
*250


自畫像,畫中蒼白的魚為作者,在荒蕪的場域之中被杏花與樹枝包覆,待在這既能保護自己又害怕被樹枝刺傷的尷尬情境之中,既渴望卻疏遠,傾訴作者在現實生活中面臨的窘境,然而化作視覺場景抽離自身時卻又淒美而療癒。